上海老年教育课程研究研讨会于2025年4月10日上午在体育投注现金网_沙巴体育-娱乐场*官网@普陀校区办公楼小礼堂召开。该会议由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研究与评估指导中心、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夏瑛和副主任张社、沈韬,上海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彭海虹,上海市老干部大学副校长查正和、王霞,上海市老年教育教材研发中心副主任蔡瑾,上海市教科院发展规划研究室副主任李珺,静安区社区学院院长蒋中华,普陀区社区学院院长徐文清,徐汇区社区学院院长陈宏观,虹口区社区学院院长张阳,杨浦区社区学院院长邝文华,金山区社区学院院长毕玉龙,松江区社区学院副院长王正勇,浦东新区社区学院副院长崔晓光,崇明区社区学院副院长顾红梅,黄浦区社区学院院办副主任王美楠,普陀区业余大学发展研究部副主任岳燕,静安区老年大学教学部主任王旭,上海市老干部大学教务部主任王媛等参加了会议。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研究与评估指导中心工作人员李家成、裴建华、张永、朱敏、马丽华、杨懿凝全程参加,研讨会由李家成主持。
上海老年教育课程研究研讨会在华东师大召开
2024年度上海市老年教育品牌课程表彰
会议伊始,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社宣读了《2024年度上海市老年教育品牌课程表彰决定》。经专家评审委员会严格遴选,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研究与评估指导中心从133门申报课程中评选出老干部大学《上海人文历史研学》等25门精品课程,军休老年大学《红色石库门故事》等56门特色课程,虹口等11个市、区级机构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张社强调,此次评选构建了课程质量评估的标准化体系,希望通过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有效促进老年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经验共享。
研讨会现场
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夏瑛充分肯定了中心在课程标准化建设、质量评估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积极努力。她强调,课程建设是上海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并提出三点建议:其一,建立课程资源动态管理机制,系统梳理现有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使用率;其二,强化课程的推广应用,重点从课程培育延伸到课程的多渠道应用;其三,深化数字化转型战略,推动课程建设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
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研究与评估指导中心副主任李家成指出,本次研讨会旨在探寻面向2035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之下、在上海教育强市的战略规划中,老年教育课程建设可以有怎样的作为,重点围绕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品牌推广及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核心议题,邀请专家进行研讨。
上海市老干部大学副校长查正和基于上海市老干部大学的实践,提出课程建设需更规范化、阶梯化、系列化、专题化,建议建立专题化课程模块与标准化教学指南,并重视老年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上海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彭海虹基于课程数据分析,指出当前课程发展良好,健康教育类、艺术修养类等占比显著,反映出老年人对艺术文化及自我提升的需求强烈。她建议建立“需求导向”的课程开发机制,探索收费课程试点,通过社会合作扩大学额供给,构建良性生态。
徐汇区社区学院院长陈宏观提出以多元化课程体系支撑“老有所学”,以特色化教学设计实现“老有所乐”,以社区化实践路径促进“老有所为”,强调课程建设可与银发经济形成价值链接。
普陀区社区学院院长徐文清指出评选活动具有重大意义,很好地做到了“以评促进”和标准引领作用。他建议,未来或可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多机构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达成“以评促用”的目标,赋能银发经济的发展。
金山区社区学院院长毕玉龙认为课程建设和发展过程与老年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他聚焦教学资源标准化建设,主张建立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规范,建议通过“课程包+技术包”组合形式降低课程推广门槛,提升郊区老年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静安区社区学院院长蒋中华提出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的评审不仅是评选程序,更是一个培育过程。他建议,未来推广和发展时,需完善评审机制,确保评选结果能代表当前阶段的水平。老年教育的突破点在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同时需加强专兼职教师的培训,使教师能够深入思考老年教育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虹口区社区学院院长张阳认为老年教育课程应紧密围绕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体现时代性与适应性。他建议通过课程体系的梳理与教师座谈会的形式,进一步优化课程建设,并期望在课程培育过程中获得体育投注现金网_沙巴体育-娱乐场*官网@专业指导与支持。
杨浦区社区学院院长邝文华认为老年教育课程应体现时代特色、地域文化与发展前沿。他提出通过讲座式短课程等形式推动课程发展,同时强调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建议利用高校资源及社会公开招聘机制,提升课程特色化水平。
上海市老年教育教材研发中心副主任蔡瑾感谢能参与并见证了三届的课程评审,认为评选活动生动展示了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的新经验。她建议通过辐射性、专题性与持续性推广策略扩大课程影响力,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如微课、短视频)及政策支持(如师资共享平台、教学资源库)破解推广瓶颈,推动课程建设从“量”到“质”的持续提升。
松江区社区学院副院长王正勇聚焦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的规范化与推广策略,建议在课程评审中增加教学材料、教案及数字化资源(如微课)的提交要求,以全面评价课程特色与推广潜力。他提出,通过数字化手段和教学资源包推广精品课程,减少对单一师资的依赖,推动课程、教材与师资协同发展。
崇明区社区学院副院长顾红梅建议对现有课程进行梳理,形成可共享的课程资源包,供兼职教师直接使用。未来或可考虑请专业人员共同开发适用性广、科学性强的课程,加强课程建设的专业性与系统性,同时应提升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
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沈韬认为中心的评选活动为老年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二元认知框架,能帮助理解老年教育规律。他建议从课程源头(如教师构思、资源支持)到评审、推广形成闭环,确保课程建设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他强调,老年教育课程建设需遵循自身规律,通过系统性设计与多中心协同,实现课程质量提升与推广的良性循环。
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研究与评估指导中心副主任李家成作会议总结
会议最后,李家成对此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未来中心还将继续开展专题研讨与专家咨询,实质性推广项目、研发新项目,极大提升工作的实效性与影响力;并致力于打通课程建设的诸环节、诸领域,确保老年教育课程的高水平建设。同时,也感谢各老年教育机构在课程推广方面的积极探索,鼓励市、区级各单位分享推广经验,为全市乃至全国提供可借鉴的推广模式。裴建华再次向与会专家和领导表达了感谢,明确指出中心会充分利用体育投注现金网_沙巴体育-娱乐场*官网@的学科和专业优势,致力于不断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上海老年教育课程研究研讨会合影留念
图文、来源|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研究与评估指导中心 编辑|张新烨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