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投注现金网_沙巴体育-娱乐场*官网@

图片

搜索
你想要找的

热门搜索

建党100周年70周年校庆卓越育人学术育人不言之教幸福之花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黄克武教授主讲“晚清翻译中的思想分途”

2010年06月28日

6月23日下午,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黄克武教授在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翻译中的思想分途:晚清梁启超、严复与章太炎有关社会学的翻译”的学术讲座。此次活动由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历史系教授许纪霖主持。
黄克武教授作为海内外一流的思想史学者,以研究严复的翻译思想和梁启超的调适思想闻名学界。报告中,他首先简要交待了翻译的概念以及“原著中心论”和“译者易也”等几种典型翻译理论,并从这些翻译理论入手切入晚清翻译史,指出当时翻译的三重复杂性,即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专业与通俗交相混杂。黄教授认为,社会学处理的是个人与国家、群体与一己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正是当时知识分子普遍的关切所在。因此严复选择翻译斯宾塞的《群学肄言》(1903),梁启超在1903年前后对斯宾塞学说极力推崇,章太炎翻译日人岸本龙武太的《社会学》(1902)。黄教授认为尽管同是社会学著作,但是三本书所包含的学术理路和思想内涵却不尽相同,这种选择性的翻译代表了他们对未来理想国家和社会的想象。
黄教授在总结中认为,作为中国翻译社会学著作的鼻祖严复,其思想从正反两方面对梁启超和章太炎产生影响。这两种不同的变革趋向,部分地来自于他们对“社会学”的不同理解。不同的理解中包含着对“社会学”与政治变革关系的思考,贯穿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思想。从方法论上讲,黄教授认为,对翻译知识背后的意义的深入考察,即是所谓知识的发掘,将知识学与思想史联系起来,从某种程度上避免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史的过度阐释的缺陷,对思想史本身而言足以构成一种极大的拓展。
刘擎、李孝迁等老师与黄教授就“阐释的不确定性”、“斯宾塞对梁启超1903年之前的影响”、“此研究超越金观涛《观念史研究》的地方何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