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投注现金网_沙巴体育-娱乐场*官网@

图片

搜索
你想要找的

热门搜索

建党100周年70周年校庆卓越育人学术育人不言之教幸福之花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中山大学倪梁康教授做客思勉人文讲座

2010年07月05日

6月25日下午,中山大学倪梁康教授做客“思勉人文讲座”,作了题为“心性现象学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的主题讲座。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国现代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高瑞泉为本次讲座担任嘉宾主持。
在本次讲座中,倪教授对自己近年来之所以涉猎各种意识哲学、心性哲学做出了解释,他认为普遍性诉求是哲学的根本任务之一,因此在研究中总体上持一种追求普遍性、批判相对主义的态度。倪教授从意识的角度出发,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群体对意识问题的理解上面追索的正是这样一种既带有共性、又各具自身特质的东西。
倪教授认为,欧洲笛卡尔以来近代哲学的主体性转向,与明清儒学的心学转向和明末清初的佛教唯识学复兴大体同时发生,这三者都代表着一个内向哲学或心性哲学或意识哲学的维度,一个自身反思的、反省的、反观的维度。直到二十世纪胡塞尔现象学的出现,方才为这样一门心性哲学提供了意识本质直观的方法,从而使一种跨文化的心性现象学的可能性得以显露出来。而心性现象学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在反思的目光中,通过观念直观来把握心识的本质因素与诸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这种本质联系既意味着本质因素在静态结构方面的联系,也意味着它们在发生历史方面的联系。与此相应的方法是横向本质直观和纵向本质直观。前者是西方哲学家关注的重心,追求对意识结构的把握;后者是东方心学家着力的重点,专注于宗教直观、美的直观、生命直观的纵贯脉络。总体上说,“心性现象学”这一名称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以意识的本质、心的逻辑、“心的秩序”或“心之理”为其领域方面;另一方面,它以现象学的结构描述和发生说明为其基本研究方法。倪教授在讲座最后将心性现象学的特征简单概括为三点:第一,不是直向地面对世界,而是反思地回返人心。这即是“心”的涵义。第二,不是停留在心的事实,而是努力把握人心的本质。这即是“性”的涵义。第三,在本质直观的目光中,从纵的方面和从横的方面,让心性显现出来。这即是“现象学”的涵义,也就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主张和诉求。这三点概括起来正回应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即“心性现象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讲座之后,在座师生分别从翻译、唯识学、现象学、比较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各种问题,倪教授谈笑风生,对各人的问题一一做出了详尽而深入浅出的回答。
倪梁康教授毕业于德国弗莱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受业于瑞士现象学专家耿宁(Iso Kern,耿宁是他自取的中文名)。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现象学研究所所长,为国际Husserl-Studies杂志编委、国际Orbis Phaenomenologicus丛书编委、《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期刊编委。倪教授著有《现象学及其效应》、《意识的向度》、《面对实事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自识与反思》、《现象学的始基:对胡塞尔〈逻辑研究〉的理解与思考》和《理念人:激情与焦虑》等现象学专著多种,并译有胡塞尔《逻辑研究》等多部重要现象学奠基性著作。倪教授近年来关注范围有所扩大,涉及中西方思想史上各个主要意识哲学,包括现象学、心智哲学、唯识学、心学、心性论等多种研究传统和研究领域。本次讲座正是倪教授对现象学研究的总体想法的概述以及对他本人以往研究的一次整理和总结。